為什麼要測量體脂肪率|測量方法|測量頻率|GYMIRIN 健身平台
已更新:2022年4月2日

到底,多久測量一次體脂肪是合理的呢?
這個答案,其實跟「多久測量一次體重」是相同的!
為什麼要測量體脂肪?
相信很多人都有量體重的習慣,但越來越常聽到有人討論「泡芙人,看起來很瘦、全身都是油」、「健身狂人,看起來很壯、體重很重,但全身都是精實的肌肉」。體脂肪背後代表的意義已經遠大於體重,而這只有透過精準儀器的InBody去測量!
體重可以大概判斷你是否過重、過瘦,但胖不等於不健康,瘦的都是油才是不健康!
測量體脂肪,就是為了幫助大家能夠更精準掌握自己的身體狀態,看看體內的組成是肌肉?水分?還是脂肪?以及最重要你的代謝數字&內在脂肪
脂肪過高的缺點,除了體態不好之外,在女生身上,還有可能形成橘皮,更有極高的可能因為血管壁堆積脂肪而增加中風的分險!
所以,為了確保自己的健康狀態,強烈建議大家至少至少每個月要測量一次自己的體脂肪率!
如果你很在乎外表給人的感覺,建議把頻率再拉高些。
打理得乾淨讓人看得舒服是一種基本的禮貌與尊重,健康的體態是對自己的一種紀律。
測量體脂肪的方法?
1. InBody 機器測量:
InBody為美國的體脂肪測量儀器大廠,全球健身房超過60%都是使用該公司的體脂肪機器。通過生物電阻原理,由人體水份反比於生物電阻,依此原理可根據電阻量測量出身體總水量,得知身體總水量後,再透過肌肉水分的約略比例,測出人體肌肉量;而肌肉量又與礦物質有比例關係,依此類推,以肌肉量再計算人體礦物質重量,藉由層層相推而得到下列相關指數。測量一次INBODY,將可獲得以下報告一份。 (解讀報告,請點我)
2. 皮下脂肪夾:
在蝦皮或各大商城,購買「皮下脂肪測量夾」,即可透過按捏方式,簡單獲得不同部位的皮下脂肪厚度,包括腹部、胸、二頭肌、三頭肌、大腿、小腿等,再透過公式推估全身脂肪含量。
3. 市售體脂肪機,如:小米、歐姆龍
市售體脂肪機各廠牌的演算法略有不同,根據不同價錢而有不同品質。使用市售的體脂肪機器,雖然沒有InBody精準,但若長期使用同一台機器追蹤同一個數值,可以看出長期的相對變化。
4. 腰圍臀圍比(WHR, waist-to-hip-ratio)
量測腰圍與臀圍,計算其比值,腰圍大的腰臀比高,未來罹患代謝性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較高。測量腰圍、體重,導入公式後推算即可推算目前的體脂肪率。
女生:(腰圍*0.74 — 體重*0.082–34.89) / 體重 *100% 男生:(腰圍*0.74 — 體重*0.082–44.74) / 體重 *100%
小編拿女友來實測,他用InBody測量體脂肪為 19%,使用本方法計算出來的體脂肪為 15%左右!可見不同測量方式,結果出來的會不同。但相較於傳統的測量方式,我更傾向於機器與科技的準確值!
定期追蹤體脂肪,避免運動走錯路
為什麼要定期追蹤體脂肪呢?
答案很簡單,很多人意識到自己「需要減肥」後,開始會嘗試各種「極端猛烈」手法,為了要求「速成」,最極端的方法可能是抽脂手術,最多人使用的方法是斷食法,也有不少人嘗試增加有氧的時間或強度等,這些方法基本上都有它的效果,但有一個很大的重點,就是每個人的環境跟體質對於不同方式的應對不同,要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曾經看過一個女生,為了減脂,每天有氧一小時,一個月後發現體重下降2公斤,高興的同時發現,掉的2公斤都是「肌肉」而非脂肪… ,那就是一個人生大悲劇,因為努力半天,減錯東西,代表,有氧運動對他的身體來說,沒有真得達到減脂的效果。然而掉肌肉的同時也意味著,你的基礎代謝率會下降。很有可能導致,你稍微吃多吃後,體態就打回原形。
另一個例子,可能很多男生努力想要增肌,會狂吃很多餐,為了要吃到足夠的肉量,讓體重上去,經過一個月,原本7%體脂肪的腹肌都消失了,體重增加3公斤,測量InBody後,發現,OMG~~~,我増的都是那該死的脂肪,又要花時間減脂才能會到原本的身材,其實體脂肪率太高會影響protein sythnesis(蛋白質合成),簡單來說就是影響到增肌。
所以,不管你現在處於什麼階段,只要你正在努力改變習慣、改變體態,定期追蹤體脂肪,才能精準的為你開啟一盞明燈!
台北市體脂肪測量推薦
醫院、運動中心、大專院校、健身房基本上都有採購InBody其他品牌的體脂肪測量機器,測量一次的金額從200到300元不等。
目前台北市最熱門的測量點是位於中山區捷運站松江南京6號出口旁的GYMIRIN體脂肪測量,單次只要99元!強烈推薦想要「更健康、體態更好的」你,立刻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