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飲食科學家,與你淺談間歇性斷食(Intermittent Fasting)

已更新:2020年7月13日

筆者的FB 粉絲團:《飲食科學家 Alex》 IG:《sci_food_alex》

#減肥 #減脂 #健身



自從分享了上一篇文《專注飲食科學,半年瘦身 20 公斤、減脂 13% 的經驗分享》,不僅反應熱烈,也開始有許多人希望我進行多一些關於間歇性斷食的知識與原理分享,進而促成了這篇文的誕生。


在正式進入正題之前,我的習慣還是先把一些事情講清楚:


  1. 斷食不是特效藥,每個人體質也不一樣,不能保證你 100% 變瘦。

  2. 間歇性斷食有一定成分奠基於『胰島素假說』之上,既然叫做假說就表示還不是個定律,也仍存有爭議,若有興趣我之後可以再寫文章分享。

  3. 所有的飲食方法都不該被過度神化,如何做好飲食控制與挑選更重要

  4. 如果斷食對你來說很痛苦,請不要斷食,強迫自己嘗試不適合自己的飲食方式只會讓你的瘦身計劃更容易失敗


「好啦話很多,所以到底什麼是間歇性斷食?」

簡單來定義,斷食就是在「不過度壓低飲食攝取量」的前提下(記住:斷食 ≠ 節食),規律地將進食時間限縮,並於剩餘時間(一般來說至少 16 小時)中不攝取食物。白話文就是長時間不吃東西、只在限制的時間內進食